過去二十年,中國經濟走過高速增長階段,幾乎所有行業都曾是成長性行業,整體盈利增長相當可觀。但步入2021年,經濟步入轉型升級的新階段,行業開始分化,有些行業不再增長,有些行業增長放緩,也有些行業未來前景可期。
在今年行情分化成為大背景的前提下,國壽安?;鹫J為,應把調研放在最重要的位置。只有加強調研,不斷跟蹤行業格局變化和企業發展,才能第一時間敏銳捕捉機會。其中,國壽安?;鸾浝韰菆员硎?,今年一定要多出去調研,了解實業層面的產業演變。二級市場就像敏感的測溫器,可能實業界稍微有一些變化,資本市場就會放大這種波動。資本市場對智能駕駛行業演繹的反應就是最好的詮釋。
今年以來,市場波動加大,由于國內外環境的不確定性,疊加去年大漲后部分股票估值過高,一些成長股受到壓制,而周期股漲勢顯著。有機構投資者分析稱,消費升級、人口老齡化、產品智能化、碳中和等發展主線下,食品飲料、非銀金融(券商保險)、醫藥生物、智能制造、節能環保、休閑娛樂等領域前景廣闊。國壽安保吳堅認為,主要是因為這兩個行業具有很強的確定性,吸引大量資金涌入。
過度信用下沉,不但不能獲取信用利差的收益,可能還會對產品收益帶來很大沖擊,因為一旦出現違約,債券虧起來比股票還厲害,另外違約風險帶來的流動性風險導致賣出時要讓出很大一部分收益。對于今后如何管理新產品,國壽安保闞磊認為,要在擅長領域發揮作用,比如對大類資產的配置做到“模糊的正確,而非精確的錯誤”。國壽安保吳堅則認為,應分散持股,均衡配置消費股、周期股、成長類股票。就今年而言,投資的底層邏輯在于要用極其挑剔的眼光來選股票,尋找安全邊際較高的個股。在投資方向上,一方面,關注在全球經濟共振復蘇的背景下,出口產業鏈上受益的公司。另一方面,以“碳中和”、國產替代為主線,尋找制造業中具備高成長性的股票。
國壽安保闞磊表示,就具體操作而言,會從定性和定量兩方面入手。定性方面,將延續固收投資的方法,用貨幣和信用框架進行界定,以判斷每個階段的市場環境;定量方面,主要用擇時模型、風險預算模型進行測量,以解決股債配置的具體倉位。